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5个本科专业;全系现有教职工34人,含正高5人,副高13人,博士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其中校级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1人;龙湖学者4人。近三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与教研项目30余项。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现有在校本科生人1000余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在全校本科专业排名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5%左右;在校生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04项,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86项,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共44人次。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发展趋势良好。
电子信息系:
电子信息系现有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两个专业,系部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20人,硕士生导师16人。近年来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发表校级核心以上论文百余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移动无线网络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复合型技术人才,可从事信号的处理、传输、交换及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电子设备、智能控制、无线通信等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开发,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智能信息系统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开发工作。
人工智能专业旨在培养拥有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掌握大数据分析、知识推理和机器学习等典型智能算法,融汇信号层和数据层的采集、存储、传输、学习、分析、推理和预测各组成接口,具有在图像、语音、语义、定量投资和智能系统等应用方向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数据决策、智能控制,智能商务,金融科技、电子通信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基础教研部:
计算机基础教研部成立于2017年7月,负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围绕“普及信息技术,赋能学科交叉,培养新时代高素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设计理念,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并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过程管理,全力保障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目前负责《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Python语言》、《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4门课程,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现有专任教师10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年来,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主持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2项,主编省级一流教材2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承担其它各级各类研究项目40余项,专利授权30余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
实验实训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成立于2010年7月,中心本着“服务、共享、高效、创新”的理念,持续加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努力提升服务人才培养质量。中心下设人工智能实验室(409、410)、计算机综合实验室(506、405)、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室(502、411)、大学物理实验室(511)、信息技术实验室(508)、工程技术基础实验室(416)六个教学专业实验室,拥有实验用房30间,总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达450台套,总价达1500万元。现有专职工作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硕士以上学历6人。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致力于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创建一流水平的实验实训中心而不懈努力。